其他

【学习评论】补短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2017-01-06 杨英杰 学习时报



  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着重研究“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65项重大工程项目进展和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等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推进“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工程项目落实,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补短板”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就是在不断“补短板”过程中实现的。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升级,使得我们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进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解决“补短板”问题的过程中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当然,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而且解决新的问题肯定会更有难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解决这些“难啃的硬骨头”亟需全面深化改革。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正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誓把改革进行到底。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仍需立足于解决好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以此带动各方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虽然有周期性、总量性因素,但根源是重大结构性失衡,导致经济循环不畅,必须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想办法,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

  当前中国经济重大结构性失衡的一个突出表现,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不均衡性导致的经济发展的“单向度”以及经济增长点的行业集中度过高。涉及重大民生关切的空气、饮用水、教育、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卫生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些突出问题,补齐民生方面的短板,需要大量新的投资,但补短板不是简单增加投资,而是切实从满足需要出发,增加有效供给。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内涵。

  补短板要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着手,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短板。

  所谓补硬短板、发展短板,就是要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增强创新能力,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补齐产业链条短板,加强基础设施薄弱环节等等。

  所谓补软短板、制度短板,就是要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表明,包容性制度是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是实现经济包容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五大新发展理念”中的“共享”理念,即是以包容性发展为指向,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落实重大工程项目与推动改革、形成体制机制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有什么体制障碍就改什么。我们要借助落实重大工程项目的契机,坚持创新体制机制、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垄断,健全要素市场,使价格机制真正引导资源配置,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特别是要正确区分政府职责和市场作用,凡是市场能做的,政府要创造条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以多种形式参与项目实施并获取收益。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正需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信心,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补齐短板,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关注学习时报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页面
通讯录→公众号→右上角“+”→搜索“studytimes”
文章页面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添加关注
文章分享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二维码

点击下方二维码→保存图片→发给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